田可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照說明使用或在藥師的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 【成分】
- 環孢素。
- 【用法用量】
- 除了某些情況需靜脈滴注環孢素濃縮液外,對大部分病例推薦口服本品治療。本品較環孢素非微乳化口服液吸收更快(平均達峰時間提早1小時,平均峰濃度提高59%),在接受維持量的腎移植患者中,其生物利用度(AUC)平均提高29%。在口服非微乳化環孢素吸收極差的患者(尤其是口服大劑量者)中,以等量轉換本品后,他們所獲得的環孢素生物利用度增加幅度可能超過100%。本品的每日總用量應分兩次服用(早上和晚上)。請參閱“環孢素非微乳化制劑與本品轉換”的有關在轉換前對接受環孢素非微乳化制劑治療的患者進行劑量和腎功能監測的具體要求。1.移植下列劑量范圍僅作為用藥的指南。環孢素血濃度的常規監測是很重要的,可用單克隆抗體的方法來測定。該結果可用來決定本品的劑量以達到預期的血藥濃度(請參閱【注意事項】)。1.1 器官移植本品的治療應于移植手術前12小時開始,10-15毫克/公斤/天,分二次給藥。此用量應維持至術后1-2周。再根據血藥濃度逐漸減量至2-6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ぴ谀I移植的受者中,當接受低于3-4毫克/公斤/天的較低劑量時,可因環孢素血濃度低于50-100納克/毫升,從而增加發生排斥反應的危險?!ぎ敱酒放c其它免疫抑制劑合用時(如與皮質激素合用,作為三聯或四聯用藥的一部分),開始用量為3-6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1.2 骨髓移植移植前一天開始用藥,最好采用靜脈滴注。如果開始時即準備口服本品,則應于移植前一天給藥推薦用量為12.5-15毫克/公斤/天。維持劑量約為12.5毫克/公斤/天,應持續3-6個月(最好為6個月)。然后逐漸減量,直至移植后1年停藥。胃腸道疾患可能減少藥物吸收,該類患者需加大本品劑量或經靜脈給藥?!け酒返拿咳湛傆昧繎謨纱慰诜?早上和晚上)?!げ糠只颊咴谕S铆h孢素后可能發生GVHD,但通常對再次用藥反應良好。治療慢性輕度GVHD時,宜采用較小劑量的本品。2.非器官移植適應癥在非移植性適應癥患者中,暫無不經腸道給藥的經驗。2.1 內源性葡萄膜炎劑量-- 開始劑量為5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直至炎癥緩解和視力改善。療效不顯著者,其短期劑量可增至7毫克/公斤/天?!と绻麊斡帽酒凡荒苡行У乜刂撇∏?,為加速緩解和/或控制眼部炎癥,可配合皮質激素全身給藥(例如潑尼松0.2-0.6毫克/公斤/天)。若病情在3個月內仍無改善,則停用本品?!榫S持療效,本品劑量應逐步減至最小有效量。在緩解期內本品的劑量不應超過5毫克/公斤/天。腎功能監測-- 本品可能損害腎功能。因此,在治療開始前,至少應測定血清肌酐兩次,以取得可靠的血清肌酐基線值,再以適當方法(如DETTLI),根據兩次血清肌酐值分別計算得到相應的肌酐清除率,且其值均應在正常范圍內。在治療開始的4周內應每周測定一次血清肌酐和血壓,以后每月測定一次。若提高本品劑量則應增加測定次數。若患者的血清肌酐值超過基線值的30%,即使該值仍屬正常范圍,亦應將劑量降低25-50%。如果在1個月內,該肌酐值仍不降低,則停用本品。短時間肌酐值超過基線值20-30%,應反復測定以排除暫時性非腎源性血清肌酐增高的可能。若血壓明顯超過基線值,應給予降壓治療。若無法控制,則應停用本品。2.2 皮膚病學適應癥銀屑病劑量:-- 為緩解病情推,推薦的初始劑量為2.5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若治療4周后病情無改善,可逐步每月增加0.5-1.0毫克/公斤,但不應超過5毫克/公斤/天。5毫克/公斤/天的劑量使用4周后仍不能改善皮損,或有效劑量不符合下列安全指南(請參閱【注意事項】),則均應停藥。對某些需快速改善病情的病例,可將初始劑量調整至5毫克/公斤/天。-- 為了維持療效,各患者的劑量應分別調整至最小有效量,但不應超過5毫克/公斤/天。如果癥狀持續緩解6個月以上,應停用本品,盡管停藥后復發可能增加。異位性皮炎劑量:-- 在成人和16歲以上的青年中,推薦劑量范圍為2.5-5.0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若采用2.5毫克/公斤/天的初始劑量在2周內未獲得滿意療效,則可迅速提高至5毫克/公斤/天的最高劑量。在非常嚴重的病例中,可能需用5毫克/公斤/天的初始劑量,才能迅速而有效地控制病情。-- 長期應用環孢素治療異位性皮炎的經驗不多。故建議治療用期最長不應超過8周。若采用5毫克/公斤/天的劑量,在1個月內仍未獲滿意療效者則停用本品。警告-- 在治療前,應向患者充分說明有關本品的治療好處和可能的風險,以及停藥后較易復發的問題。-- 腎功能不全、未能控制的高血壓或感染,以及除皮膚以外的其它任何惡性腫瘤患者,均不應接受本品治療。而高尿酸血癥患者則應慎用本品(請參閱【注意事項】)。-- 在使用本品期間發生高血壓而降壓治療又無法控制者,亦應停用本品。-- 腎功能監測:請參閱前面的“內源性葡萄膜炎”。-- 銀屑病和皮膚腫瘤:在接受環孢素治療的病例中,與那些接受傳統治療者一樣,也見發生惡性腫瘤(特別是皮膚癌)的報告。在應用本品前,若患者的皮膚損害并非典型的銀屑病,或懷疑為癌變或癌前變者,應作活檢。對伴有皮膚癌變或癌前變者只有在對此類病變進行治療后,以及在無其它有效療法可供選擇時,才可采用本品(請參閱【注意事項】)。-- 異位性皮炎和皮膚感染:對活動性單純性皰疹感染,應先清理皮膚,然后再開始使用本品。若在使用本品期間發生上述情況,除非感染嚴重,否則不必停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并非本品的絕對禁忌癥,但需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不過,不要口服紅霉素,因為它能提高環孢素的血濃度(請參閱【藥物相互作用】)。如果無其它抗生素代替紅霉素的話,則必須對環孢素的血濃度、腎功能、不良反應的癥狀作密切監測。2.3 類風濕性關節炎劑量最初6周的推薦劑量為3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若療效不明顯,劑量可逐漸增加至5毫克/公斤/天的最高量。若調整劑量后,3個月內療效仍不顯著,則停用本品。此外,必須根據各人的耐受程度,分別調整維持劑量。本品可以與小劑量皮質激素和/或非甾體類抗炎藥聯合應用。警告:-- 在治療前,應向患者充分說明有關本品的治療好處及可能的風險。-- 腎功能不全、未能控制的高血壓或感染,以及任何惡性腫瘤患者,均不應接受本品治療。而高尿酸血癥或高血鉀癥患者則應慎用本品(請參閱【注意事項】)。腎功能監測-- 環孢素可能損害腎功能。因此,在治療開始前,應至少測定血清肌酐兩次,以取得可靠的血清肌酐基線值,再以適當方法(如DETTLI),根據兩次血清肌酐值分別計算得到相應的肌酐清除率,且其值均應在正常范圍內。在治療開始的的4周內應每周測定一次血清肌酐和血壓,以后每月測定一次。但是,若提高本品劑量,開始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合用或提高其劑量時,則有必要增加測定次數。若患者的血清肌酐值不止一次地超過基線值的30%,即使該值仍屬正常范圍,也應降低劑量。某些病例的血清肌酐超過基線值的20-30%,應反復測定以排除暫時性非腎源性血清肌酐增高的可能。若超過基線值的50%,應將劑量減少50%。若減量后的1個月內未見改善,則應停用本品。若血壓明顯超過基線值,應給予降壓治療。無法控制者,則應減量或停用本品。與其它長期應用的免疫抑制劑相同,本品有增加淋巴組織增生紊亂的危險,應予以重視(請參閱【注意事項】)。2.4 腎病綜合征劑量-- 為緩解癥狀,推薦劑量為:成人5毫克/公斤/天,兒童6毫克/公斤/天,分兩次口服。對腎功能不全卻又處于允許程度的患者其初始劑量不應超過2.5毫克/公斤/天(成人血清肌酐超過200微摩爾/升,兒童超過140微摩爾/升時,則禁用本品)。-- 若單用本品的療效不夠滿意,特別是耐皮質激素的患者推薦本品與小劑量皮質激素聯合應用。若3個月后,療效仍不滿意,則停用本品?;颊咚脛┝繎鶕熜?蛋白尿)和安全性(主要根據血清肌酐)作個別調整。但成人不應超過5毫克/公斤/天,兒童不應超過6毫克/公斤/天。-- 為維持療效劑量應逐漸減至最小有效量。腎功能監測:-- 環孢素可能損害腎功能。因此,在治療開始前,應至少測定血清肌酐兩次,以取得可靠的血清肌酐值。在治療開始的的4周內,應每周測一次血清肌酐和血壓,以后每月測定一次。若提高本品劑量,則應增加測定次數。若患者的血清肌酐值超過基線值的30%,應將劑量降低25-50%。某些患者的血清肌酐值超過基線值的20-30%,應反復測定以排除暫時性非腎源性肌酐增高的可能。-- 若血壓明顯超過基線值,應給予降壓治療。若無法控制,則應減量或停用本品。-- 對腎功能不全卻又處于允許程度的患者,其初始劑量不應超過2.5毫克/公斤/天,并給予嚴密的監測。若成人血清肌酐超過200微摩爾/升,兒童超過140微摩爾/升時,則禁用本品(請參閱【注意事項】)。對原已有腎功能損害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很難判斷其腎組織的改變是否由本品所致。這就是為什么罕見關于“本品引起腎組織結構改變卻不伴血清肌酐升高”的報告的原因。故應用本品超過一年的耐皮質激素的輕微變化型腎病患者,應考慮作腎臟活檢。暫無本品用于幼兒的資料。而環孢素非微乳化制劑用于該年齡組的資料亦有限,不過有報告顯示,1歲以上的兒童接受標準劑量是安全的。一些兒科研究顯示,兒童需要和可耐受的每公斤體重劑量較成人高。此外,應對嚴重肝功能障礙患者的血清肌酐值(最好連同環孢素血濃度)做嚴密監測。必要時,做劑量調整。環孢素非微乳化制劑與本品的轉換現有的資料表明,山地明按1:1轉換成新山地明之后,全血中環孢素的最低濃度相似。但許多患者可能出現峰濃度(Cmax)升高以及藥物暴露(AUC)增加。少數患者的這些變化更加明顯并可能具有臨床顯著性。其變化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先使用山地明時環孢素吸收的個體差異,已知山地明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很高的變異性。山地明最低水平可變或給藥劑量非常高的患者其環孢素的吸收可能較差或不一致(例如囊性纖維變性的患者、膽汁郁積或膽汁分泌差的肝移植患者、兒童或某些腎移植接受者),這些患者在換成新山地明時可能吸收良好。因此這部分患者按1:1從山地明轉換成新山地明之后其環孢素生物利用度的增加可能大于通常所看到的結果。因此,應根據其目標最低水平范圍個體化降低新山地明的給藥劑量。需要強調的是,與山地明相比,新山地明給藥后其環孢素吸收的變異性較小,而環孢素最低濃度與暴露(AUC)之間的相關性更明顯。這使得環孢素最低血藥濃度成為一種更穩定和更可靠的治療藥物監測參數。由于從山地明換成新山地明可能導致藥物暴露的增加,因此必須對下列結果進行觀察:移植患者的新山地明每日給藥劑量應與以前使用的山地明相同。在換成新山地明后的最初4-7天內,應開始監測全血中環孢素最低濃度。此外,在轉換后的前2個月期間里要對臨床安全性參數(如血清肌酐和血壓)進行監測。如果環孢素最低血藥濃度超出治療范圍,和/或臨床安全性參數變差,必須相應調整給藥劑量。進行非移植適應癥治療的患者其新山地明每日給藥劑量應與山地明相同。在轉換后的2、4和8周期間里應監測血清肌酐水平和血壓。如果在1次以上的測定中血清肌酐水平,或者血壓明顯超過轉換前水平或血清肌酐水平比山地明治療前增加30%以上,應降低給藥劑量(參見【注意事項】)。如果發生意外毒性或環孢素無效,也應監測最低血藥濃度。3.用藥指南請參閱“一般須知”。本品每天的用量應該分兩次口服(早上和晚上)。打開膠囊鋁箔包裝時,可聞到特別的氣味,屬正?,F象,并非膠囊發生任何問題。膠囊應整體吞服(請參閱“一般須知”)。其它資料一般須知-- 準備服藥前方可將膠囊從鋁箔包裝內取出。在某些病例(特別是體重輕的人)中,他們的全天總用量不能被精確地分成早晚各一份,則采用下列方法:早晚給予不同的劑量若上述方法不成功,則患者可能需轉用口服液。
- 【不良反應】
- 許多與環孢素治療有關的副作用呈劑量依賴性,并在劑量降低后減退。各種適應癥總的副作用譜基本相同:但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有差別。由于移植后要求較高的初始劑量和較長的維持治療,因此移植患者發生的副作用要比其它適應癥的患者更頻繁,通常也更嚴重。
- 【禁忌】
- 對環孢素及其任何賦形劑過敏者禁用。
- 【注意事項】
- 1.總則:處方醫師應具有免疫抑制療法的經驗,并能對患者進行必要的隨訪(包括定期體檢、測量血壓以及實驗室化驗)。移植受者應在實驗室條件和醫療設備充足的醫院內接受治療。負責治療和隨訪的醫師應當擁有完整的患者資料。2.轉換至其它環孢素制劑的有關危險:一旦開始新山地明的治療,若試圖由新山地明轉換至其它環孢素口服制劑,由于兩類制劑的生物利用度相差極大,故在轉換前,必須作適當的環孢素血藥濃度、血清肌酐以及血壓測定。但若由新山地明軟膠囊轉換至新山地明口服液,則不必作此類測定,因為這兩種制劑的生物利用度是相等的。3.與其它免疫抑制劑合用:除了皮質激素外,新山地明不應與其它免疫抑制劑合用。盡管某些中心對移植受者聯合用硫唑嘌呤和皮質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劑(均為小劑量),以期減少對腎功能或腎組織的不良作用(見下文)。若采用聯合用藥,則切記此法可能造成免疫抑制過度,會導致感染機會增加和淋巴瘤的發生。4.對腎功能的影響:潛在的嚴重副作用為血清肌酐和尿素氨升高,常發生于新山地明治療的最初幾周。雖然這類改變與劑量相關,且通常在降低劑量后逆轉。在長期用藥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腎結構的改變(如腎間質纖維化),倘若發生在腎移植受者中,必須與慢性排斥反應引起的變化相區別。5.對肝功能的影響:新山地明也可引起與劑量相關的可逆性的血清膽紅素升高,偶然也可見肝酶升高。故應定期測定肝、腎功能,必要時降低本品用量。6.環孢素血濃度的測定:測定全血環孢素濃度時,建議采用一種特異性的單克隆抗體。此外,高效液相色譜法(也用于測定母藥)也可應用。若測定血漿或血清中的藥物濃度,則應采用一種標準的分離(時間和溫度)方法。在對于肝移值病例早期血藥監測中,應單獨采用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或者同時采用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平行測定法,以確保所用試劑具有適當的免疫抑制作用。應當明白,全血、血漿或血清的環孢素濃度僅是影響患者臨床情況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單項指標。因此在所有臨床和生化指標中,它們僅對臨床治療具一定的指導作用(詳情請參閱實用山地明濃度監測指南,來函備索)。7.血壓測定:應用本品期間應定期測量血壓。若發生高血壓,應給予適當的治療。8.生化改變:由于山地明偶而可引起輕度可逆性的高脂血癥,故應在新山地明治療前一個月內作血脂測定。發現血脂升高者,應限制脂肪攝入,并考慮適當減少劑量。接受新山地明治療的患者應避免高鉀飲食、含鉀藥物或可引起鉀潴留的利尿藥。由于新山地明可能引起或加重高血鉀癥,或者造成低血鎂癥,故應對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作血清鉀和鎂的監測。9.藥物配伍(請參閱相互作用)銀屑病患者不應與β-受體阻滯劑或利尿藥合用。在新山地明治療期間,疫苗接種的效果可能減弱,并應避免使用減毒活疫苗。10.淋巴組織增生紊亂和實體惡性腫瘤的早期診斷:淋巴組織增生紊亂和惡性腫瘤(特別是皮膚的)也見發生,其發病率與接受其它免疫抑制劑的病例相似。故應對新山地明長期治療的患者作密切監測,以確保能早期發現上述病情。若發現癌變或癌前變情況,則應停用本品。11.對紫外線照射的暴露由于接受新山地明治療的患者存在皮膚癌變的潛在風險,特別是那些正接受本品治療的銀屑病和異位性皮炎的患者,不應過度暴露于陽光下卻無足夠的防護措施。同時他們應避免同時進行UVB和PUVA的治療(請參閱相互作用)。12.本品應置于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 【藥物相互作用】
- 食物相互作用業已報道,與葡萄柚汁同時服用可增加環孢素的生物利用度。藥物相互作用下列是報道與環孢素產生相互作用的許多藥物中,已充分證實有藥物相互作用并認為可產生臨床影響的藥物。已知多種藥物通過抑制或誘導涉及環孢素代謝的酶特別是細胞色素P450來增加或降低血漿或全血中環孢素水平。降低環孢素水平的藥物巴比妥酸鹽,卡馬西平,奧卡西平,苯妥英;萘夫西林,磺胺二甲嘧啶靜脈注射劑;利福平;奧曲肽;普羅布考;奧利司他;貫葉連翹;噻氯匹定,磺吡酮,特比萘芬,波生坦。增加環孢素水平的藥物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齊霉素和克拉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地爾硫卓、尼卡地平、維拉帕米;甲氧氯普胺;口服避孕藥;達那唑;甲潑尼龍(高劑量);別嘌醇;胺碘酮;膽酸和衍生物;蛋白酶抑制劑,伊馬替尼;秋水仙堿。其它相關的藥物相互作用當環孢素與具有腎毒性協同作用的其它藥物一起使用時應謹慎,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包括慶大霉素、妥布霉素)、兩性霉素B、環丙沙星、萬古霉素、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非甾體抗炎藥(包括雙氯芬酸、萘普生、舒林酸);美法侖、組胺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甲氨喋呤(參見注意事項)。因可能增加腎毒性而應避免與他克莫司合并用藥。與環孢素單獨使用相比,硝苯地平與環孢素合并給藥可能增加牙齦增生的發生率。同時服用環孢素和樂卡地平后,樂卡地平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增加3倍,環孢素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增加21%。因此同時使用環孢素和樂卡地平時應該特別注意(參見注意事項)。已發現雙氯芬酸與環孢素合并用藥可顯著提高雙氯芬酸的生物利用度,結果可能導致可逆性腎功能損害。雙氯芬酸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很可能是由于其首過效應降低而引起的。如果將具有低首過效應的非甾體抗炎藥(如乙酰水楊酸)與環孢素一起給藥,其生物利用度不會增加。環孢素可能降低地高辛、秋水仙堿、潑尼松龍和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的清除。幾例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在開始使用環孢素的幾天內發生了嚴重的洋地黃中毒。也有報道稱環孢素可能增加秋水仙堿的毒性作用(如肌病和腎病),尤其是對有腎功能障礙的患者。當地高辛或秋水仙堿與環孢素同時使用時要進行密切的臨床觀察以便能早期檢測出地高辛或秋水仙堿的毒性表現,之后降低給藥劑量或停藥。根據文獻資料與上市后病例報道,環孢素與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合并用藥及氟伐他汀(關于氟伐他汀的此類報道很少)合并用藥可引起肌毒性,包括肌痛、無力、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當與環孢素合并用藥時應根據標簽的建議降低這些他汀類藥物的給藥劑量。有肌痛體征和癥狀的患者或有嚴重腎損害(繼發于橫紋肌溶解,包括腎功能衰竭)風險的患者需要暫時降低或終止他汀類藥物治療。在使用依維莫司或雷帕霉素與全劑量微乳化環孢素聯合用藥的試驗中發現血清肌酐水平升高。這種作用在降低環孢素給藥劑量后通??苫謴?。依維莫司或雷帕霉素對環孢素的藥代動力學只有微小的影響。合并應用環孢素則可顯著增加依維莫司和雷帕霉素的血藥濃度。與保鉀藥物(如保鉀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或含鉀藥物同時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因為可能引起明顯的血清鉀升高(參見注意事項)。建議當無法避免和已知與環孢素發生相互作用的藥物合并用藥時應遵循下列基本建議:在與可能表現腎毒性協同作用的藥物合并用藥期間應密切監測腎功能(特別是血清肌酐)。如果發生明顯的腎損害應降低合并給藥劑量或考慮變更治療。個案報道稱,移植受者在與纖維酸衍生物(如苯扎貝特、非諾貝特)合并用藥后發生了明顯的但是可逆的腎功能損害(伴隨血清肌酐相應升高)。因此必須對這些患者的腎功能進行密切監測。一旦發生明顯的腎功能損害應停止合并用藥。已知可降低或增加環孢素生物利用度的藥物:要求對移植患者經常測定環孢素水平,如果需要,可調整環孢素的給藥劑量特別是在引入或停用合并用藥期間。對非移植患者進行環孢素血藥濃度值監測是不可靠的,因為這部分患者的血藥濃度與臨床效應之間的相關性尚未很好地建立。當與已知可增加環孢素水平的藥物合并用藥時,經常評價腎功能和仔細監測與環孢素有關的副作用可能比血藥濃度測定更實際。作為環孢素的一種副作用,發生牙齦增生的患者應避免與硝苯地平合并用藥。對于首過效應強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給藥劑量應低于不接受環孢素治療患者的給藥劑量。地高辛、秋水仙堿或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他汀類)與環孢素同時使用時要進行密切的臨床觀察,以便能早期檢測出這些藥物的毒性表現,之后應降低給藥劑量或停藥。
- 【特殊人群用藥】
- 老年用藥:老年患者使用山地明治療的經驗有限,但按推薦的劑量用藥后尚未報告有特殊的問題。在使用環孢素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試驗中,17.5%的患者≥65歲。這些患者在治療期間更易出現收縮期高血壓且其血清肌酐水平在治療后3-4個月更易于比基線值升高50%。在用新山地明治療移植和銀屑病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沒有包括足夠數量的年齡≥65歲、旨在確定與年輕受試者反應差別的受試者。其它報道的臨床經驗亦未顯示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之間存在反應差別。通常,對老年患者的劑量選擇應謹慎,通常一般應從給藥劑量范圍的低端開始給藥,因為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肝、腎或心功能下降及伴隨疾病或其它藥物治療的情況。
- 產品圖片
-